You are here

米大孔院老师的私房菜——在美食中感受文化,在文化中品尝美食

当地时间1月21日晚8点,由米兰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与米兰著名的厨师学校7号实验室(teatro7|Lab)共同举办的中国烹饪课程拉开帷幕,第一节课程就为米兰美食圈的烹饪迷们和市民带来了一场香气扑鼻、极具中国特色的厨艺课程——如何包中国饺子。此次活动吸引了近20余名美食爱好者参加。

因对饮食文化有着不舍追求和极尽钻研,中国和意大利都被认为是举世闻名的美食之国。因既要让参与者亲手制作出地道正宗的中国饺子,又要考虑到意大利人的饮食喜好,此次课程的任课教师,米大孔院的卢彩凤老师在对饺子馅料的选择与荤素搭配上进行了反复研究和调整。米兰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意方老师华乐(Valentina Talia)也精心制作了与中国饮食有关的介绍,并为学员们进行翻译。在课程开始前从饺子的外型,到饺子的意义,再到中国各地味觉特点比如“南甜、北咸、东酸、西辣”这些小知识,为参与此次课程的学员做了简短有趣的介绍。

晶莹剔透的饺子煮好后,学生们都迫不及待得品尝着自己亲手做的饺子。由20余位学员精心制作而成的200余个中国饺子被大家一扫而光。最后在美食与笑语中结束了本次的中国饺子烹饪课程。

“好吃不过饺子”,“上车饺子下车面”这些俗语口口流传,承载着中国人对家人的眷恋,对故乡的思念,特别在中国农历新年即将来临之际,本次烹饪课在各类中国菜肴中选择了饺子做为主题,旨在让意大利的烹饪爱好者在美食中感受文化,在文化中品尝美食。       

继1月21日后,米大孔院与7号实验室还准备了另外多场为学员们量身定制的烹饪课程。此外,新春将至,米大孔院也将结合一系列目前正着手准备的春节系列活动,为米兰大众展示红红火火的中国新年。同时也将继续推陈出新,在电影、文学、美食、戏剧等方面策划更多的文化活动,为中意文化双向交流搭建平台。

 

文/图:石刘晓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