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here

《人民日报》对米兰国立大学孔子学院网络课堂的顺利开展进行报道

当地时间5月1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患难见真情,共同抗疫情——若干孔子学院创造条件保证学生“停课不停学”》的报道,米大孔院网络“云”课堂的顺利进行荣登版面。疫情发展初期,我院第一时间就制定相应对策方案,积极组织线上汉语教学,广泛开展各种线上讲座,努力创造条件保证学生“停课不停学”。在《人民日报》此次报道中,意方院长兰珊德教授对我院线上 “云”课堂开展的具体情况进行了介绍。

兰珊德教授指出:“米大孔院所在的伦巴第大区处于意大利最严重的地区,各项工作都受到影响,中意全体教师仍坚持在线工作,为米大孔院本部以及下设孔子课堂和教学点开设30多门网络课程,共3000多名学生。”课程正式开始前,我院对中意教师进行全方面的线上教学培训,以确保线上课程的顺利进行。意大利疫情初期发展迅速,中方院长金志刚教授发挥带头作用,使中意方教师紧密配合,形成了一支高效率、专业性强的管理团队,令“云”课堂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

此外,《人民日报》也对米大孔院的“线上讲座”进行了报道。4月8日下午,米大孔院下设比可卡大学孔子课堂邀请了意大利当代青年网络博主安东尼和杨力,与大家分享以“中国年轻人与汉语网络新词”为主题的线上讲座,吸引了数百名意大利师生。兰珊德教授在本次采访中表示两个小时的网络词汇分享,不仅向学生展现了汉语网络新词的发展过程,也让学生们学到了中国年轻人实用汉语网络新词的词义和用法。米大孔院在确保线上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协助下设孔子课堂举办文化活动,做到教学文化两不误。

米大孔院“云”课堂已进行了一个多月,受到了广泛认可,教师积极根据实际课程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形成最合适学生的教学方案,努力做好“一课一案”,获得了学生的良好反馈。“跟老师在网络上说话,像和朋友在聊天”“云授课形式新颖有趣”“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很有成就感”。

在此期间,米大孔院也不断为汉语学习者提供教学资源,由中意教师合作,共同录制汉语小课堂、当代网络词汇、中国俗语、成语故事等多个视频和资料,目前在社交平台上学习者超过千人。

坚持发展创新是米大孔院一直秉承的原则,孔院积极尝试探索信息化的教学方式,打造“线上线下双平台”,为汉语国际教育信息化、网络化发展积累经验。孔院两位中方教师“献计献策”,积极为“解决线上汉语教学问题”投稿,被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官网采纳,还被《人民日报海外版》和数十家国内媒体报道,有效解决了同为线上汉语教师们的难题。

十年来,米大孔院致力于推动发展国际中文教育,开展各类教学和文化活动,面对新形势,找寻新方法,提供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更优质的交流平台。特殊时期,中意双方也将携手并进,继续向高质量的“云”课堂迈进。

 

《人民日报》新闻报道链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0-05/12/nw.D110000renmrb_20200512_1-18.htm

                                                                                                                图/文:孙铭阳

 定稿:史官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