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unimi-confuc... 发布
1、乘时代东风,谈“一带一路”
当地时间2019年3月27日,一场主题为“一带一路”的座谈会在米兰吉安吉科莫·费尔特里内利(Fondazione Giangiacomo Feltrinelli )基金会所在地举行。米大孔院意方院长兰珊德(Alessandra Lavagnino)教授、米兰基金会迭戈安格鲁(Diego Angelo Bertozzi)研究员、米兰国立大学罗伯塔(Roberta Garruccio)教授、米兰国立大学蒂诺(Dino Gavinelli)教授出席了本次座谈会。本次座谈会吸引了近200名米兰市民参加对,他们对中国和意大利的“一带一路”合作和未来前景探讨了许多问题。
讲座由米大孔院意方院长兰珊德(Alessandra Lavagnino)教授主持,她首先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介绍了其他三位嘉宾,随后她以文化角度向大家介绍了什么是“一带一路”,她从敦煌遗址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出发,介绍了古代“丝绸之路”在欧洲和亚洲交通往来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并从海路和陆路两方面介绍了丝绸之路的发展。
之后,三位与会教授分别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对“一带一路”倡议进行分析,让意大利民众对“一带一路”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罗伯塔(Roberta Garruccio)教授从经济角度出发,概述了“一带一路”涉及的经济参与者,她说:“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挖掘中国的优秀文化资源,促进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中国的文化创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蒂诺(Dino Gavinelli)教授从地理、地缘政治和战略角度分析角度出发,重点关注地中海在“一带一路”中发挥的战略作用,指出并讨论西部码头该如何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并发挥其所具备的潜力和重要性地位。
迭戈安格鲁(Diego Angelo Bertozzi)研究员曾在2018年出版了名为《一带一路》的意大利语书籍,对“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有很深的见解,此次他从政治学、社会和文化方面角度进行分析,他说“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年底宣布了‘一带一路’发展策略,这无疑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发展策略,很多人提出质疑,但是它注定是改变全球浮躁过程的一个发展。”
2、米大孔院助力“一带一路”战略
自2016年开始,米兰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每年都会举行“一带一路”合作研讨会。未来,我们会借助这条黄金通道继续致力于意中两国更深层次的文化交流,寻求对话创新交流模式。“一带一路”建设给中意两国文化交流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东西方文化上的交流和民心上的沟通,也必将给“一带一路”建设注入更强的生命力。
3月22日,习近平主席到访意大利,并与马塔雷拉在总统府举行了会谈。今年是中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一条古老的丝绸之路,曾把欧亚大陆的两个文明古国紧密相连。今天,“一带一路”正在让古丝路焕发新活力。意大利成为G7国家中唯一一个加入一带一路的国家。历史上看,意大利是古代丝绸之路的终点之一。而在“一带一路”建设推进过程中,文化因素无疑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带一路”首先要实现民心相通,民心相通则要语言先行,孔子学院在语言教学和文化交流方面无疑能够起到积极的辅助和促进作用。
为了让意大利广大市民更加了解“一带一路”倡议,更加深入了解当今的中国,米兰吉安吉科莫·费尔特里内利(Fondazione Giangiacomo Feltrinelli) 基金会和米兰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合作,与意大利的中国华侨团体、意大利及海外学者、新闻工作者及独立研究者们一起,通过以“世界之中国”为主题的三场座谈会。观察并分析新丝绸之路项目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方面,对于中国作为亚洲强国的角色,提出各自观点并进行友好会谈。其他两场讲座4月8日和5月8日将在米兰Viale Pasubio5举行。
此次座谈会旨在为米兰学界和社区市民展示中意各领域交流的成果,研讨“一带一路”为两国政府和民间带来的机遇和面临的挑战,加深意大利民众对当代中国新形势、新面貌的认识和了解,助力中意两国间民心相通,米大孔院将不遗余力为中意两国友好交流贡献智慧、搭建平台。
图/文:杨迎